晨光初露,泰州市天力铁芯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已是一片繁忙景象,自动化流水线上机械臂精准舞动,叠铆液压机与高速精密冲床的轰鸣声交织成奋发图强的交响曲。在智能化车间,企业掌舵人严桂娣身着深蓝色工装,手持游标卡尺俯身测量叠片精度。她叮嘱操作人员,0.1毫米的毛刺看似微小,却可能让变压器空载损耗增加3%,越是产品供不应求,越要守住品质生命线。
严桂娣,这位从一线成长起来的企业家,日均步行超2万步巡查生产线,独创的“错题工作法”让每起设备故障都成为技术升级的契机。在她的推动下,企业建立起“毫米级”质量管控体系,技工们既能操控百万级智能设备,也能手工打磨精密部件,锻造出“双技能”人才梯队。
2008年,严桂娣只身来到梁徐街道创办天力铁芯。从最初连铁芯叠片公差标准都需拜师学艺的“门外汉”,到如今手握23项专利的行业专家,她用8次生产线迭代书写着智造传奇:累计投入6000万元研发经费,攻克铁芯高速冲裁、全自动叠片等核心技术;与东南大学共建“智能电网铁芯研发中心”,自主研发的智能排料系统使材料利用率从68%跃升至92%,年节约成本超300万元。
严桂娣的“产学研用”创新体系成功叩开东南亚、中东市场大门,2024年,天力铁芯销售额突破6亿元大关。企业建立的“一线创新激励机制”,近三年采纳员工技改建议427条,孵化出“铁芯快速换型工装”等18项专利,每个员工都成为天力铁芯创新的“神经末梢”。
二十年车间深耕,严桂娣磨砺出一双“火眼金睛”——能从设备轰鸣中捕捉0.1毫米的异常,能在数据波动里洞察技术突破口,今年“五一”前夕,严桂娣获评“泰州市劳动模范”。严桂娣用行动证明,工匠精神是将每个平凡岗位变成创新战场,让每次精益求精都成为产业升级的注脚。在她的带领下,天力铁芯正以“中国精度”铸就世界品牌,在智能电网的赛道上加速奔跑。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感谢IT之家网友华南吴彦祖、OC_Formula的线索投递!,微...
中国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
过去几十年来,数字技术的不断拓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产业数字化和数字...
在北京发布2022可持续发展报告,同时公布碳中和路线图:承诺将于...
汉DM-i冠军版也好,汉DM-p战神版也罢,都将领衔中国品牌完成...
5月21日,“一汽丰田智能电混技术发布暨新卡罗拉上市发布会”在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