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引江补汉5标施工现场,国内引水隧洞工程最大直径单护盾TBM(全断面硬岩掘进机)“江汉云梦号”14日顺利始发,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TBM施工(掘进机法施工)阶段,工程全线建设进一步提速。
引江补汉工程是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建设的重要标志性工程,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入汉江,由南向北依次穿越宜昌市夷陵区、襄阳市保康县、谷城县和十堰市丹江口市。输水线路总长194.7公里,多年平均调水量为39亿立方米,设计引水流量170立方米每秒。
由中铁隧道局集团承建的引江补汉工程5标线路全长19千米,采用TBM和钻爆法组合施工。工程包含深651米、484米的多个竖井,长496米、255米的多个底部联通洞,长约3250米的检修交通洞,以及长832米的岔洞,隧洞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期间,将面临突泥涌水、高外水压、软岩大变形、有毒有害气体突涌、硬岩岩爆等风险。
为应对沿线复杂地质环境,中铁隧道局集团与多家单位共同研制了“江汉云梦号”TBM,其开挖直径达12.23米,相当于四层楼高。设计制造过程中,研发人员对“江汉云梦号”TBM进行刀盘刀具小间距布置、长距离刀盘扩挖、主驱动抬升等针对性优化,为其装载了主驱动防涌门、双速比大扭矩减速机、护盾应变受力检测预警装置等专用设备,配备了智能感知、智能掘进、智能安装、智能环控、智能运输、智能管控等六大智能建造技术。
据介绍,“江汉云梦号”可应对工程沿线复杂地质环境,并能高效完成隧洞开挖、测量导向、材料运输等全流程作业,施工效率约为传统钻爆项目的4倍。
引江补汉工程建成后,将紧密连接南水北调工程与三峡工程,进一步打通长江向北方的输水通道,有利于缓解汉江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改善汉江流域区域水资源调配能力减弱和汉江中下游水生态环境问题。
--> |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感谢IT之家网友华南吴彦祖、OC_Formula的线索投递!,微...
中国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
过去几十年来,数字技术的不断拓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产业数字化和数字...
在北京发布2022可持续发展报告,同时公布碳中和路线图:承诺将于...
汉DM-i冠军版也好,汉DM-p战神版也罢,都将领衔中国品牌完成...
5月21日,“一汽丰田智能电混技术发布暨新卡罗拉上市发布会”在珠...